让数据采集与控制更简单

RFID场景化解决方案商

业内资讯

首页  »  关于我们  »  新闻资讯  »  业内资讯

解析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的异同

创建时间:2018/5/15 11:49:09 |浏览量:

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(Radio Frequecy Identification)的简称,通常俗称电子标签。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,可以实现不同的距离读写采集信息,建立物品唯一的身份识别,RFID技术应用非常广泛,物联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感知层。可以简单的想象RFID技术类似于条形码扫码,条形码技术,将已写好编码的条码附着物品上,进行扫码读写,通过光学信号信息将信息传输到扫码读写器,RFID技术则是使用RFID读写器通过RFID电子标签进行读写,利用频率信号来传输读写信息。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两者都有相对的优势。

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

 

 

条形码是一种信息图形化的展现方式,通过写好的信息制作成条形码,生活中随处可见,因为打印的成本低廉,甚至可以忽略不计,只要用相应的扫码设备对准条码就能读取已经写好的信息,比较常见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。一维条形码一般读写的环境限制影响比较大,需要水平方向读写信息,其优点是信息录入快,录入出错的比较低,但是其缺点数据存储量比较小,条形码的外表容易损坏就不能读写。所以需要保持条形码的表面清洁,否则就影响读写采集。


二维条形码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形码,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形体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(黑白相间)的图形来记录信息的应用技术,可分为堆叠式/行排式二维码和矩阵式二维码。二维码弥补了一维码的在读写信息上的不足,相比之下,二维码信息密度高,容量大,不仅能防止读写错误还能纠正错误,条形码部分损坏也能将信息还原,适用于多种阅读设备进行阅读。RFID识别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,能很好的读取信息。RFID系统是由电子标签,读写器,以及服务器。RFID当用户使用读写器对物品上电子标签进行读写采集,读写器天线向标签发出电磁信号,与标签进行通讯连接。标签中的RFID编码被传输回读写器,读写器再与系统服务器进行解码,再显示物品的信息。

 

RFID标签有源和无源标签,有源标签需要电池对其进行供电,工作时间与阅读器一般可以在10m以上,由于成本较高,所以用用的比较少,目前无源标签主要由阅读器发射的电磁场中提取能量来供电。所以与读写器的距离在1m左右。条形码和RFID技术都可以存储物品的信息,代表着物品的身份。两者在本质上有很多的不同之处。

(1)条形码不具备读写功能,在已经印好的条形码上不能再添加信息;RFID 标签则可被读写,RFID阅读器能与标签进行信息交流,在标签设计允许范围内修改所存信息。
(2)条形码阅读器需要对印刷的条形码进行近距离对准读取,并且条形码也只支持近距离阅读;RFID标签支持更远的读取距离,RFID 阅读器也不需要对有源RFID 标签或无源RFID标签进行近距离对准读取。

 

不管是RFID技术还是条形码都有自身优势,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进行选择。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被称为物联网时代信息物品的“身份证”,其贡献都是非常大的。


(图文来源于网络,侵删)

 

本文由RFID超高频读写器专业厂商-深圳市捷通科技有限公司发表。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,并请附上出处(RFID超高频读写器专业厂商-深圳市捷通科技有限公司)及本页链接。原文链接:http://www.jt-rfid.com/?Article1169/1395.html

相关新闻